發散性思考 高敏感族

高敏感族為什麼總是想太多,這本書會告訴你

今天我要推薦一本書。

從多年前認識「高敏感族」這個詞彙後,我就對所有沾得上邊的書籍很感興趣。然而真正談論高敏感族的中文書很少,這個詞彙在心理學領域也不夠普遍。後來讀了幾本談憂鬱和想太多的書(日本作家很多這種書),都覺得毫無共鳴,非常失望。

然而我手邊這本書帶給我的,卻遠遠超出我的期待。這本書叫「想太多也沒關係」。原本預期只是一般的心理勵志書,順帶提到感官敏感的議題。讀了才發現,書裡所說的「大腦多向思考者」(surefficience mentale),完全就是指高敏感族!而且是從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高敏感族。

書中提到一個關鍵詞,發散性思考

其實高敏感族會想太多並不是偶然。高度敏感,就是會在意細節,就意味著我們連思考模式都與一般人不同。

我開始理解敏感發散性思考兩者間的關係:

感官敏感所帶來的困擾,是當我面對外在的一百種刺激(聲音,語言,光線,氣味)時,我的大腦會賦予每個刺激同樣大的比重,導致不重要的訊息也變得難以忽略。此時想要聚焦與眼前人說話,就會被其他九十九種刺激干擾,感到不舒服,與迷失。

你可以把發散性思考想像成,對腦中眾多想法的高度敏感。對於每個浮上心頭的想法都賦予一樣的比重,不斷快速連結到隔壁的想法,或延伸到下一層次的想法。於是我們就天生很容易分心,很容易沈浸在回憶裡,很容易迷失在現實與想像之間。

我對自己的觀察正是如此,感官敏感解釋了為什麼我不喜歡某些環境,但我還是常常自問,為什麼我會想這麼多,這麼容易感到迷失與混亂。除了感官刺激,也跟思考模式有關。兩者是同樣道理。

我想,我會把這本書列入「高敏感族必備書單」前三名,即便他完全沒有提到「高敏感族」這個詞。對想認識高敏感族的人來說,這依然是一本最容易閱讀的一本。

我喜歡看到一本書用全新的詞彙,來解釋我已經認識的觀念。作者是一位法國心理諮商專家,她從臨床治療經驗,歸納出有一群諮商者屬於「大腦多向思考者」,這些人天生感官特別敏感,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。她書中的描述,跟我認知的高敏感特質完全吻合。這證明了在世界各地都有高敏感族的存在,為數很多。他們遇到和我相似的難題,有著同樣的思維模式。看到這個證據讓我很振奮。

另一個推薦的理由,因為這本書是由一個非高敏感族寫的!(她是根據她的諮詢對象,慢慢認識高敏感特質。)這有什麼好處呢?首先是內容會比較客觀,腦袋裡先有理論之後會過度解讀自己,然而我需要知道的是,在一般人的眼光中,高敏感族有什麼特點。另外,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想到,我發現高敏感族的寫作風格無可避免地充滿主觀與細節,其實是不太好讀的。其他高敏感族的書籍都有這個問題。我很高興是由一個非高敏感族(而且對心理諮商有豐富經驗)來寫這本書,讓這本書直指重點,非常好看。

這本書裡不斷提及右腦思維。也就是說,高敏感族(這本書裡叫大腦多向思考者)是屬於右腦主導,重視感情,充滿創意。在讀的過程中,我心中充滿了懷疑。很長一段時間,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左腦人,我所受的訓練非常重視邏輯,我常常看不懂社會上的潛溝通,常常逃避某些人際互動。從各種眼光看來,我都是個左腦人,頂多是個比較敏感的左腦人。是嗎?

闔上書本,我想到了過去很多事。如果右腦人的定義,是指擁有「發散性思維」,似乎解釋了很多我與別人的與眾不同之處。從未想過這樣的自己,擁有發散性思維,只是成長中感到不適應與不安,不經意地掩蓋自己的本質。我好像明白了什麼。

就如同我對敏感性的觀察:高度敏感表現出來往往不是敏銳,而是遲鈍。

一個擁有發散性思維的人,可能因為內在想法的無限連結,而感到迷失。害怕與人接觸不是因為連結能力太弱,而是太重視。發散性思維可能讓一個人變的看起來不太有創意,背地裡可能是因為他太有創意,每個行為都連結到深層的感受,每個點子都觸發無關的想法。感到痛苦,而變得專注在少數事情,看似沒有創意,封閉。

所以,我是個右腦人還是左腦人?我不再確定。一個新的解釋可以讓你重新解讀自己。從這本書裡,我發現無數的證據:

思緒發散:我有發散性思維嗎?靜下來觀察自己,我的大腦似乎隨時都在高速運轉。一個念頭可以不斷地深入、延伸。或許就像感官敏感一樣,容易被微小的外在刺激吸引注意力。所以內心微小的念頭也會吸引我的注意力。想法橫向觸發其他想法,或是深入到更深的想法。我的腦海總是被各種想法觸發,暗潮洶湧。

發呆:我知道我從小就常常發呆。我看著一樣東西,卻沒有在看,心思被遙遠的思緒牽引,身處在另一個現實。至於在想什麼,是有邏輯的深思,還是發散地亂想,我也不記得,就像做夢一樣。成長過程中,我必須練習如何時時打斷自己的思考,回到現實。從別人不再抱怨我發呆,看得出來,我越來越熟練了。

寫作障礙: 寫這篇文章(之前寫東西時也是),我重新確認了這點,我不是沒有想法可以寫,是想法太多了,不知道如何下筆。每想到一個主題,又聯想到下一個,想寫的內容越來越多,不知如何是好。於是主題不斷發散,想找出邏輯串連起來變得越發困難。記得從小學開始,一直到大學,每次的作文與報告都是如此。從題目要選什麼開始,當我好不容易從有限的選項中下了決定,選項就變得更多。最後不是交白卷,就是下筆不能自休,感覺自己永遠無法完成。我一直認為,這種無法聚焦的問題是因為太少練習(初學者就是找出重點),或許吧。但我現在也會想,這多半也反映了我的思維模式。每一次寫作都宛如回到初學者的狀態,重新尋找脈絡。

常常後悔過去:我常常後悔。任何緊張、悔恨、羞愧的回憶都深深烙印在腦海裡,只要一點線索的觸發,就會帶我回到過去的那個時空。彷彿我的大腦想要透過回憶改變那個現實。

常常擔憂未來:我對於未來想得很遠,就好像下棋一樣,忍不住會去想下一步是什麼,尤其是對於可能出現不好的結果。我會本能地進入那個場景,看到災難發生,感受那種恐懼。

每天做夢:我沒有問過其他人會不會作夢。記得那天與朋友聚餐,他談到生病住院的事。他當時因為高燒反覆做著惡夢。他說:「那種感覺好可怕,我本來幾乎不做夢的。」我心想,不是本來就會做夢嗎?所以說,一般人是很少作夢的。我幾乎總是做夢,每一天,醒來以後只留下模模糊糊的情緒。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我的夢境,睡眠的環境、白天的情緒……我唯一確定的是,在安靜黑暗的夜裡,我的大腦仍被無數的微小念頭觸發著,難以休息。

天生有眾人平等的觀念:書裡提到這點讓我很有共鳴。對,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平等的。我猜是因為,當我崇拜一個人的時候,就會從細微處發現他只是一般人,而當我瞧不起一個人的時候,又很快會發現對方並不是一無是處。我很難適應那種階層分明的體制。不太會受他人的影響而崇拜或討好威權,除非這個權威真的威脅到我。我不明白怎麼說諂媚的話,我就是說不出口。連稍有討好意味的稱謂都有點不太習慣。這種觀念的好處是,我也不容易因為刻板印象瞧不起別人。其實我還是會瞧不起人,只要是根據我親眼所見的細節,我就會真正鄙視一個人。

不習慣被稱讚:我好想在被稱讚的時候能夠欣然接受,優雅地說聲謝謝。可是現實卻很難做到。我總是想起自己做的某些不好的地方,記住那些更厲害的人如何做到我做不到的事。我不是謙虛,而是不相信自己真的有那麼好。我害怕得到自己不配的稱讚。

覺得一般人思想膚淺:我內心深處不相信自己很聰明,卻常常覺得他人很笨。他們思緒不夠深入,沒有看到本質。他們說的話總是言不及義,讓我不知如何是好。但我不會告訴他們,我害怕他們覺得我很狂妄。

不擅長說不:宛如被微小的刺激吸引,我本能地想回應他人無關緊要的需求。在我需要留時間給自我的時候,仍會被他人的需求所干擾。去想對方這樣說是什麼意思?我這樣說他會有什麼感覺?我害怕不說不的後果,也害怕說不的情境。所以有時我想避開任何人,不想陷入這個境地。

相信人的言行必須如一:我很在意用字遣詞的精準,常常在想,這個字是什麼意思?他剛剛是不是用錯了?我總是記得那個人說話和上次的矛盾之處。在我天真的想法裡,每個人的行為、說話,背後都有更深的意義。或許因為是我總是觀察自己行為背後的理由。相信行為應該是透明的,應該反應著人的想法與價值觀。我曾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。所以無法理解他人怎麼可以亂說話,我就連開誇張的玩笑都會感到不安。我厭惡那些「不懂裝懂」的人,他們想要假裝一種腔調。他們並不真心相信他們說的每一個字,這會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。

看不懂社會的潛溝通:我喜歡直接,有邏輯的,透明的溝通方式。有時會看不懂那些刻意為之的社會「潛溝通」。或者說我看得懂,卻不知道怎麼用相應的方式回應。

善於觀察:我很擅長作為觀察者的角色,觀察他人間的對話。如果有兩個人在交談,他們之間有什麼誤會,我通常很快就能掌握一個人要表達的意思,以及另一個人理解到多少。我能提早看出端倪,只要知道該專注在哪些細節(邏輯內容,或是情緒)。但只要自己身處在對話中,卻常常會不知所措。我擅長觀察,卻不擅長該怎麼回應。

自我封閉:感官敏感會讓高敏感族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。比如在尖峰時段搭捷運,擁擠的車廂內,前後左右人群擠近,空間感令人窒息。前方油膩的頭髮貼近你的臉龐,無所遁逃的汗水味。我除了戴上口罩,掛上耳機。我會本能地玩起手機,不管是聽音樂,玩遊戲。拿起手機並不是手機真的吸引我,而是我希望把自己的注意力縮限到小小的螢幕內,好降低外界的刺激。我在想,情感與想法必定也有類似的效應。在腦中眾多想法裡,高敏感族會本能地逃避強烈的情感接觸,在人際與思維面都躲回自我封閉的狀態。

容易無聊:我需要很多時間獨處,卻又非常容易感到無聊。有時會覺得,是不是我對「無聊」感也很敏感,無法忍受。不過,我的無聊和一般人定義不大一樣。高敏感族對於感受有不同的認知,痛恨那些粗糙又強烈的刺激,喜歡欣賞細微變化的美麗。用物品來比喻,就是我會偏好有質地,注重細節設計的用品。討厭輪廓搶眼卻毫無細節的圖案,喜歡溫和的色調,和有寓意的設計。對高敏感族來說,這些視覺感受既不「過度」,也不「無聊」。把這種視覺概念類推到思考層面。我會喜歡有內容深度的想法,就好像我喜歡有質地的物品一樣。我可以循著好的想法探索,與其他概念連結。所以能夠持續學習非常重要,我的大腦極端害怕無聊,需要新的想法,卻不是膚淺、譁眾取寵的想法。如果只有膚淺單一的想法,就好像一個沒有細節可以探索的房間,令人抓狂。一個大腦多向思考者必然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。

預言能力:對想太多的人來說,這是最重要的優勢。因為你的大腦每分每秒都在運轉,試著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個問題。大腦多項思考者總是可以提出解決方案,而且是觀點全面、不偏頗的解決方案。你學過的知識領域越多,觀察的細節越豐富,看見事物本質或預測的能力就越強。對很多人來說,這簡直是一種預言能力。你的知識觸角延伸出去會變成一種超能力,一個想法會觸發鄰近的想法,一個線索會連結起你看過的每個畫面。你不是真的會預言,而是你過去的無數觀察和涉獵在此時全串聯了在一起,給了你答案。我很晚才意識到,這可能是我天生最大的優勢。天生想太多會帶來困擾,卻也是其他人做不到的能力。所以,大腦多向思考者千萬不要停止學習,把自己縮限在小小的知識領域。因為就算不學習,你的大腦還是會瘋狂運轉,卻沒有新的燃料。這會導向一個悲慘的結果,變成一個極端固執,鑽牛角尖的人。

容易被音樂感動:我喜歡充滿感染力的音樂,多半是各種電影配樂,遊戲配樂。這類音樂能夠帶我進到一段故事,一段情緒裡。這類音樂似乎能安撫我腦中躁動的思緒,引導我進到一個愉快又有想像力的狀態。器樂、人聲、鋼琴建構出多層次又細膩的結構,彷彿符合我思緒所想要的那種延伸與細膩變化。音樂幫助我專注,幫助我寫作,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音樂帶給我很多快樂。

喜歡條列式:特別加上這點,在想法發散時,條列出來會比較容易。

我是一個高敏感族,也是大腦多向思考者。這本書寫的正是我;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我自己。

You Might Also Like

30 Comments

  • Reply
    Skylar
    2017-05-21 at 23:00:12

    看完真想哭!是一種長這麼大了終於知道自己「沒有問題」的喜極而泣感。謝謝你的分享:)

    • Reply
      2019-03-22 at 18:03:33

      我甚至从小到大因为被很多人说我想太多,搞到我以为自己有精神问题,还看了精神科,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有"多向思考者"

  • Reply
    P@7
    2017-05-22 at 12:35:16

    看完發現這根本是我的使用說明書! 好有同感啊!

  • Reply
    想太多的人
    2017-06-09 at 10:53:29

    我真的是這樣嗎?

  • Reply
    夏天
    2017-06-13 at 00:30:07

    原來我不孤單

  • Reply
    arnigi
    2017-07-11 at 13:55:14

    原來我是個敏感的人

  • Reply
    2017-07-28 at 00:05:36

    其實我第一次認識「高敏感族」這個詞是透過親子天下的文章,其中一篇文章有推薦一本書,叫做「高敏感是種天賦」,剛剛又遇到一些困境,想說上網來買書好了,結果就連到這個網站,真的很感恩、很感動!

    希望生命中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的獨特、愛自己的不一樣,進而去愛每個人❤

    • Reply
      Pei
      2017-08-02 at 11:06:16

      謝謝你的回饋。最近剛開始看這本,感覺非常清晰好讀,很開心看到這類的書越來越多,等我看完再來分享。

  • Reply
    2017-07-31 at 16:06:13

    根本是在說我!

  • Reply
    凱伊
    2017-08-02 at 10:33:31

    請問我可以轉載你這篇文章至以下網址嗎?
    http://tw.gigacircle.com/index.html
    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高敏感族~

    • Reply
      Pei
      2017-08-02 at 10:43:15

      不好意思,我不同意轉載喔。

  • Reply
    Annie
    2017-08-15 at 10:53:24

    你的每一項特質都跟我一樣,內心無比激動,原來我不孤單,感謝你開這個網站。我會買這本書看看~~

  • Reply
    ken wong
    2017-08-25 at 23:27:37

    原來有人跟我一樣!好激動!!
    一直覺得自己是孤獨的

  • Reply
    Tim
    2017-08-30 at 15:37:28

    不好意思!我不是挑毛病,
    只是剛好看到這個問題。

    在「天生有眾人平等的觀念」這段,
    第三行:細「微」處,寫錯了,
    並不是細為處。

    • Reply
      Pei
      2017-09-06 at 10:09:45

      謝謝~你的觀察很細微,已改正!

  • Reply
    平凡的母親
    2017-09-07 at 14:23:26

    你好,我的孩子從國小開始就被老師覺得有問題,與同學相處也不好,現在他升上國中,才開學沒多久,老師已經來電話2次,說他在學校表現不ok,幾個老師覺得是不是特殊孩子?今天因為老師電話中提到~發散性思考,所以上網查結果連結到你的文章,看了之後,有些很像我的孩子有的狀況,我知道我的孩子是沒有問題的,但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幫他,畢竟我無法24小時都在他身邊。
    請教你,對於高敏感的孩子在引導方面,有甚麼建議嗎?

    • Reply
      Pei
      2017-09-11 at 22:47:38

      平凡的母親您好,

      您的問題讓我很有感觸。看得出來您很愛您的孩子,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。雖然我的狀況未必完全一樣,但也希望對他有幫助。

      我在小學國中也常被老師視為有問題。事實上,一直到上大學以前都不是過得很愉快。

      我總是不寫作業,沒有辦法專心上課,有的科目很好,有的科目很糟。不知道怎麼與同學相處,朋友很少 。因為身體不舒服,總是請病假。等等等等。

      母親此時能夠做的,就是「同理」和「支持」。

      如果老師或同學說他不ok,孩子也會知道自己不ok,但他就是做不到,他也很痛苦。他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;即使他在這個環境表現不好,父母還是支持他,等待他去找到適應的方式,找到擅長的領域。

      您可以主動和老師聯絡,說您完全支持您的孩子,請老師給他多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。

      千萬不要讓老師多管教他,那只會造成他更大的心理壓力。

      我認為敏感的孩子只是需要比別人更多一點的自由。而高中以前的教育體制最缺乏的就是自由,這讓敏感的孩子非常痛苦,喘不過氣。敏感的孩子因為想太多,幾乎不可能濫用這份自由,母親必須無條件支持,才能讓他有機會跟同學一樣適性發展。

     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,學校的規範,人群,活動都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壓力。在我的回憶裡,求學階段充滿了許多痛苦。然而,人在痛苦的情境下是無法好好學習的,課業和社交都會停止進步,轉為某種形式的逃避。

      創造一個對他來說「安全」的求學環境,比服膺學校死板的規範更為重要。(所以,作業沒寫沒有關係,不想參加的活動就不要去,想請假就幫他簽。當孩子與學校的規範衝突時,您要盡力站在他這邊) 孩子感受到母親的支持,就會覺得安全,進而有餘力開始學習。想趕上其他同學。

      另外,您可以鼓勵他多閱讀,鼓勵他自主學習。當他遇到別人沒遇過的問題時,要自己去找出答案。通常敏感的孩子比較願意花時間閱讀,或專研自己有興趣的事物。只要他能夠靠自己學習,解答他想知道的事物,就會得到莫大的自信。自信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很重要。在我成長過程裡,閱讀給了我很多力量。

     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,可能和主流意見有點不同。但這確實是我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助力。

      • Reply
        平凡的母親
        2017-09-12 at 09:06:31

        非常感謝你的回覆,這對我來說是一劑強心針,雖然以往有時在過程中會覺得有點無力,但看了你的經驗分享,我知道我會繼續堅持下去的,因為我的孩子我最了解。再次感謝你!!!

      • Reply
        Jerry
        2018-05-22 at 22:17:19

        您說的真的太好了,很謝謝您願意花時間整理與探索,如您的文章讓我回想小時候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全心全意地支持我,雖然高中以前真的在學校上課很痛苦,人際關係也很掙扎,但當到了大學以後自己想唸書or想做自己的事時,就會非常專注。

  • Reply
    維琪
    2017-10-13 at 13:18:37

    好像在看自己一樣

  • Reply
    林阿克
    2017-11-03 at 13:36:02

    我從小就睡不好失眠淺眠易醒多夢又敏感,父母家人包括醫生都覺得是沒運動啊喝太多咖啡啊不夠累啊,直到最近幾年才發現是思考頻率太高也就是想太多造成的,這個習慣真的很難改掉因為是從小自動養成的, 我也曾經埋怨過為什麼別人都不會有睡眠障礙的困擾,怨天尤人
    直到我最近讀到高敏感是種天賦, 我才比較釋懷一點不再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(是有病的那種不一樣)感謝你推薦這本書, 對我來說幫助很大

  • Reply
    貓婷
    2017-11-13 at 23:21:27

    你的文章字字刺進心裡QQ寫的真好
    從小就常常覺得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斷了連結一樣毫無感覺,卻可以深深為陽光、風、氣味、小花小草深深著迷
    誤會自己是遲鈍的人長達20幾年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高敏感人orz
    現在想想⋯⋯切斷連結是因為感受太刺激太痛苦而產生的保護(逃避)機制嗎?XD
    抱歉,我扯遠了~

  • Reply
    炫舞精靈
    2017-11-30 at 16:57:46

    自從兩年前憂鬱症復發,就一直在尋找心靈療癒的書籍
    有一次逛書店,看到”高敏感族自在心法”這本書,覺得引言簡直就在說自己
    容易想太多、容易被別人想法影響、不喜歡上台報告,被眾人盯會使我壓力大不舒服、喜歡熱鬧有時卻喜歡獨自一人關在房裡、看人第一印象很準

    一位從小到大的同性好友說我交友狀況很怪,一開始能跟陌生人打成一片
    但隨著時間一久,他說我會自己跟人群漸行漸遠,問他原因他也說不上來
    直到”高敏感族”出現,才驚覺自己的特別,也許我是外向型的高敏感族

    你這篇文章列出的”證據”,每條我都認同且點頭如搗蒜,”寫作障礙” 從小學就開始了
    總是卡在下筆那一刻,有好多想法卻很難統整,好不容易寫了,卻能一直延伸寫了5、6頁
    這也是我國、高中時升學考,作文一直寫不完的原因

    我爸爸也有高敏感族的特質,做事想得非常周全(一般人想不到都能設想到)、善於觀察周遭人事物
    他對我期望很大,常從他身上得不到誇獎,如:多益考805分,已達我就讀應英系畢業門檻
    但就因為從小三就開始碰英文,在他眼哩,805分是正常的,應該再努力考到900分
    反而犯錯或達不到他要求,貶大過於褒,使得原本就自卑的我,更加自卑、自我意識薄弱
    憂鬱症就是這樣來的,國中環境適應不良、人際受困、課業壓力,低潮時老爸貶的話烙印在腦海
    本來只是負面情緒話語,不自覺漸漸成了”自己消失就好了”等….極負面字眼,才知道得了憂鬱症

    抱歉看到你的文章,彷彿看到知己似的,不自覺就串聯以往種種的例子
    打了這麼多字,欲罷不能^^|| (果然~自己真的是高敏感族)
    希望有機會能和同是高敏感族的你,多多經驗交流

    PS. 明天工作要在眾人面前介紹自己就職的系上簡介 (我目前是某國立科大應外系助理)
    現在正把自己關在空教室沉澱,準備明天的報告,覺得全身好緊繃又緊張!!

  • Reply
    IcE
    2018-01-20 at 16:59:12

    好文,獲益匪淺!身為高敏感人看完真的有很多感觸,謝謝你嗚嗚

  • Reply
    蒲公英
    2018-05-05 at 19:21:18

    我一直在尋找我的同類
    但現在覺得不必了
    慢慢藉由高敏感族與大腦多向思考者這2本書
    清楚的知道自己許多莫名奇妙是怎麼產生的
    作者很厲害
    都寫到我遇到的問題
    你真的是太棒了
    文筆流暢
    想必你也下過功夫在文字表達上
    謝謝你哦~
    真的
    了解自己是我一直以來在做的事
    今天看了你的文章
    也更了解我自己

  • Reply
    Ahwu
    2018-08-09 at 13:33:56

    類似的書真的很多,但其中有些描寫得太過於偏頗;不過作者精要了幾個自己的情況很能令人產生共鳴,會去找這本書來閱讀,謝謝推薦

  • Reply
    Xuan
    2018-12-14 at 00:13:22

    本來在雜誌上看到高敏感族,還認為那就是有點玻璃心的負面認知,沒想到後面發現自己越來越想太多之後(常常誤會朋友的意思,卻不敢講,然後想法跟情緒就越來越糟)所以我上網搜尋了很多關於「想太多的人」的文章,看了你的文章後,我才發現與更加肯定,原來我也是高敏感一族,而經過更深的了解後,我才慢慢接受自己真的是這樣,對這個專詞的誤解也都沒有了

  • Reply
    lily
    2019-02-01 at 01:01:31

    太絕了,寫的真精僻
    原來我一直常分心,不是問題,解開別人對我的標籤。這文可以讓老師、父母更了解高敏感的孩子們,解救更多人

  • Reply
    wind
    2019-03-20 at 17:12:41

    謝謝這篇描述我一些狀況

  • Reply
    菁菁
    2019-10-28 at 23:21:09

    我的孩子剛上小一,上課分心 寫作業分心,我的觀察和判斷認為他是高敏感孩子,原是試圖在網上找線索應證我的判斷。想不到在這找到我自己….…謝謝您的分享。

  • 發佈回覆給「wind」的留言 Cancel Reply